
袁安困雪掩门荆①,穷巷从来出俊卿。
官庶畏怀多敬重,楚乡决狱少冤情。
念忧坠睫③朝廷事,睨贵谏争奸佞行。
忠厚人家春长在,三公四世享嘉名。
【注释】①袁安没作官的时候,客居洛阳,很有贤名。一年冬天,洛阳令冒雪去访他。他院子里的雪很深,洛阳令叫随从扫出一条路才进到袁安屋里。袁安正冻得蜷缩在床上发抖。洛阳令问:“你为什么不求亲戚帮助一下?”袁安说:“大家都没好日子过,大雪天我怎么好去打扰人家?”洛阳令佩服他的贤德,举他为孝廉。③《后汉书·袁安传》称安以天子幼弱,外戚擅权,每与人言及国事,未尝不呜咽流涕。④由袁安开始,汝阳袁氏形成了四世三公的大贵族豪强世家。袁绍、袁术为其四世孙。
【人物成语典故】僵卧袁安 穷檐高卧 袁安穷巷 袁安卧雪 袁安坠睫

作者简介】
袁安,字邵公(一作召公),生于东汉时期,是汝南郡汝阳县(今河南省商水县)人。他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大臣、辞赋家,同时也是大将军袁绍的四世祖。袁安出身于汝南袁氏,一个书香门第,他的家族后来成为了与弘农杨氏并列的东汉“四世三公”的世家大族。
袁安的祖父袁良学习《孟氏易》,在汉平帝时因明经而被举荐,后来官至成武县令。袁安年轻时继承了祖父的学问,为人庄重,有威信,被州里人敬重。他最初担任县里的功曹,有一次,他捧着檄文到州从事那里办事,从事托他捎封信给县令,袁安拒绝道:“你是为公事,自有邮驿替你传送;如果是私事,就不应找我功曹。”他辞谢不肯接信,办事人有些害怕,就不再拜托他了。
安后来被举荐为孝廉,先后担任阴平县长和任城县令。他任职的地方,官吏百姓都对他既敬畏又爱戴。袁安的家族原本只是地方上的豪族,但到了他这一代,凭借他的能力和品德,家族逐渐崭露头角,成为朝廷中的一股重要力量。
永平十二年(70年),楚王刘英阴谋反叛朝廷,案情交由郡里核实。次年,三府(太尉、司空、司徒)推荐袁安办案,认为他能处理复杂的案件。汉明帝任命袁安为楚郡太守。当时受楚王刘英供辞牵连被关押的有几千人,汉明帝大发脾气,办案人急于定案,严刑威逼不少人招供,误判死罪的很多。
袁安到郡后,先不进衙门,而是到监狱去,审理那些没有明显证据的案件,逐一上报,请求释放他们。府丞掾史都向袁安叩头力争,认为凡是附和楚王刘英的,按法律都与刘英同罪,袁安不同意。他说:“如有不合律例,我负完全责任,不连累你们。”于是分别一一上报。汉明帝感动之下觉悟,当即同意袁安的请求,因此被释放出狱的有四百余家。
平十四年(72年),袁安被征召任河南尹。他政令严明,但从来没有因贿赂罪来审讯人。他常说:“凡做官的人,高则望当宰相,下则希冀当州牧太守,在圣明之世禁锢人才,这是我不忍心去作的事。”听到这话的人,都很感动,并勉励自己要廉洁奉公。袁安在职十年,京师的政纪很整饬,他的名声深得朝廷看重。
初八年(83年),袁安升任太仆。元和二年(85年),武威太守孟云上书说:“北匈奴已与我们和亲,可是南匈奴又去抢劫他们,北单于说大汉欺骗他们,想进犯边疆。臣认为应该将俘虏发还北匈奴,借此来安慰他们。”汉章帝下诏召集百官到朝廷商议,公卿们都认为夷狄狡诈,贪心不足,得到俘虏以后,还会妄自夸大,不能开这个例。袁安却说:“北匈奴派使者进贡请求和亲,还把被掳去的人归还大汉,这说明他们害怕大汉声威,而不是先违背条约。孟云以大臣的身份守卫边疆,不应对夷狄不讲信用。让俘虏回去,足以表明中国对他们的宽大,而使边境百姓得到安宁,真是太好了。”司徒桓虞改变主意听从袁安,太尉郑弘、司空第五伦等人都恨袁安。但最后皇帝还是听从了袁安的建议。
元和三年(86年),袁安代替第五伦做了司空。章和元年(87年),他又代替桓虞做了司徒。汉和帝即位时年幼,窦太后临朝听政,太后的哥哥车骑将军窦宪向北攻打匈奴。袁安与太尉宋由、司空任隗和九卿一起到朝廷上书劝阻,认为匈奴没有进犯边塞,无故出兵远征,耗费国家钱财,邀功于万里之外,这不是应有的国策。但连上几封书都被扣住没有上报。只有袁安与任隗仍坚持正道,毫不退让,甚至摘掉帽子到朝廷力争达十次以上。窦宪已经出兵打仗,他的弟弟卫尉窦笃、执金吾窦景各仗自己的权势,公然在京师放纵其爪牙拦路抢劫财物。袁安弹劾窦景擅自调集边防军,惊扰官吏百姓,府尹不待符信而听从窦景安排,应该杀头示众。又上奏司隶校尉、河南尹讨好依附贵戚,没有坚持正义,请求罢免官职,依法治罪。这些奏折都被扣住没有上报。
袁安与任隗一道检举那些二千石府尹,以及与之牵连降级罢官的有四十多人,窦氏一帮怀恨在心。但袁安、任隗一向品行高尚,也没有办法加害他们。袁安认为天子幼弱,外戚当权,每次上朝,和公卿谈到国家大事,没有不痛哭流涕的。
袁安为人严肃庄重,主张推行仁政,素有威望,受人尊敬。他面对窦宪外戚专权,屡次谏诤朝廷,刚正不阿,仗义执言,严明贤能,敢于同权贵斗争。永元四年(92年)三月,袁安去世,朝廷官员们非常痛惜。
袁安的后代中,袁敞深受其父的影响,做事一板一眼,一切皆秉公办理。他因为办事公允,让汉和帝放心,得以晋升太仆,位列九卿。汉和帝去世后,由于汉殇帝年幼,邓太后以“女君”的身份执掌朝政,邓氏外戚崛起。邓太后提拔袁敞为司空,希望他在朝堂上作为自己的倚仗。然而,袁敞受到父亲袁安的影响,对于外戚干政深恶痛绝,因此他在当上司空后,处处与邓氏外戚作对。袁安家族在东汉时期逐渐兴盛,成为“四世三公”的豪门世家。

若水先生
【作者简介】孙克攀,字若水,号泉一。善烹饪,喜旅游,乐诗词,演周易,思幽静,好品茗。
责任编辑:张伟 |
网友点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