炎帝出有熊,章氏為後裔(1)。唐徙蒲城,宋遷三門,明廷可公率六子入隴洲,由崇文慕聖,而稱孔坵,坵以避諱丘也。

賦曰:
百越名邦,三台勝邑(2)。台岳為倚,修蛇昂首而屛峙;隴洲若藏,尊龜凌雲而護翼(3)。五峰競秀,九欘爭奇;鳳揚丹穴之翅,龍舞流風之壁(4)。時見射雲噴壑,摯電奔雷;復聞奇峽羅烟,仙橋遺迹。
夫其滿擔歸雲,負薪策杖;伐木叮叮,鳴鹿呦呦。巍巍羊巖,滾滾龍湫。泉味東湖之不竭,石釣兜水之常遊(5)。樂一壑一丘,自得陶公之澹泊;行煙衢霞道,亦同謝客之風流。
尔乃躑躅東皋,輝其蘭峪;徘徊西畝,毓為芝岡。松徑栖雲,菊籬待月;翠篁列陣,絳雪沁霜。更醉蔓自靑靑,花常裊裊;靄霏繚繚,草木葟葟。或訪高僧於獨院,倚盤石兮孤崟(6)。銀漢無垠,宜聞其嘯;冰壺如澈,自适乎琴。夜靜山空,頓忘塵俗之世;心閑花落,恍入桃源之岑。
别有踏雪茅橋,飲霓虹澗;知盈虛之易,悟天地之循。仁以樂山,林泉知己;智而樂水,風月相鄰。或适逢故友,暢敍古今。可憑可吟,足栖心而滌垢;可嘯可傲,得煮酒以散襟。
及乎不憂不惑,不屈不移;養氣詩書,仔鈞訓敕(7)。章育一句可模,撰詩有沛然之舉;業培一行可範,待士顯太古之風(8)。交白首之四皓,遊龐眉之八公。霽月韬光,同謝東山之大雅;客來樽滿,自孔北海之高悰。況擊楫恨金甌之抱缺,枕戈泣川岳之遍瘡。乃窮經而忘食,同刺股與懸梁。一朝壁破,千古眉揚。故从戎如宏戌之出將,苦读若贡三之登堂(9)。
嗟乎!孔坵乐學尙賢,崇儒重教;耕而好禮,讀以近仁。故芝蘭雖長於壑,君子亦以自強;而上場能武,倚馬可文哉也。

注釋:
(1)有熊:《國語·晉語四》《世本》載“有熊氏少典娶有蟜氏女,生黃帝軒轅氏、炎帝(神農氏)。”
(2)百越:浙東為百越之地。三台:台州府古稱,治所於臨海。
(3)修蛇、尊龜:孔坵村口有峽谷,長蛇山與龜山為屛障護翼。
(4)鳳:孔坵位於展翅之鳳凰谷。龍:孔坵隴洲瀑如飛練,舞於其壁,八景之一。
(5)東湖漁歌、仙人垂釣、兜水遊魚俱孔坵之景。
(6)陇洲瀑顶有寺。
(7)仔鈞:章仔鈞,唐金紫光祿大夫、上柱國、武寧郡開國伯,追封琅琊王,謚忠憲,為章氏祖先,唐遷於蒲城。
(8)章育,號昇平,工詩,博學有文采,司令部軍法處處长。章業培一生獻教,樂善好施,培养士子無數,为孔坵高士,台州士子多慕。
(9)出將:章宏戌为陸軍少將。登堂:章正淦號贡三,清优贡生,輔平阳令,沪聖約翰大学教授。

袁志鵬先生
【作者簡介】袁志鵬,字瞻白,號大愚、雲谷子、大鵬鳥,別署雲起樓、三雪堂,會稽剡人。詩聯賦得全國與省最佳作品奬、金奬多次。浙江省辭賦學會常務副會長、浙江時代詩詞硏究院副院長
責任編輯:孫克攀 |
网友点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