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国风网 |  官方微信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网站地图 | 活动报名/会员申报 | 证件查询 | 书画商城 我要投稿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生活 > 综合信息
综合信息
  • 旅游
  • 美食
  • 时装美容
  • 综合信息
  • 冬至进补 九种吃法健康不贴膘

    时间:2016-11-12 11:15:11  来源:互联网  作者:网轶

     

     

       又到进补之风盛行的时节,人们选择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补,最常见的就是大吃大喝、大鱼大肉,以至于一个冬季下来,身上都长了不少膘,但是,这样进补是不健康的,而且进补绝不仅仅是吃膏方补药那么简单,你需要知道一些冬季进补的禁忌,以及一些进补又不会长膘的食物。

      1. 冬季进补最佳时节

      入冬后,具体什么时候是最适宜进补的时节呢?

      中医认为,冬季为“闭藏”之季。阳气潜伏,阴气盛极,万物生机闭藏,人体新陈代谢缓慢,生理功能处于抑制、降低状态,此时进补,可促进人体功能活动,增进脏腑活力。

      民间有冬“补三九”的习俗,冬至开始进补,最有利身体健康。冬至是冬三月气候转变的分界线,冬至后,阴气始退,阳气渐回,这个时候进补可扶正固本、培育元气,使闭藏之中蕴藏活泼生机。

      2. 进食总量不超过身体所需热量

      人体每日由食物提供的热量应不少于5000千焦耳-7500千焦耳,这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最少的能量。

      每个人身高、体重、年龄、活动量都是不一致的,具体需要多少热量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。不管选择哪种食材进补,每天摄入的热量若超过身体所需热量,就会导致肥胖。

      3. 选择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

      富含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是导致肥胖的元凶。冬季气候寒冷,可适当摄入脂肪类食物,但应该注意控制总量。冬季进补应以蛋白质食物为主,淀粉类食物为辅。

    11.jpg

      4. 定期清理肠胃

      冬季气候寒冷,女性适度增重,甚至出现小肚腩,对保护子宫是有益处的。所以,冬季不适宜减肥。但由于冬季食欲较旺,进食量增大,为了维护肠道健康,保持身材,每周可以清理肠胃1-2次。

      每周留出1-2天时间喝粥吃素,且饭后不再进食其他的零食。这样能为肠胃减轻负担

    10.jpg

      5. 餐前选择进食一种水果

      餐前吃水果不仅可以帮助分解食物中的过多油脂,还能抑制食欲,避免进食过多。

      Tips:餐前吃水果,要注意选择水果的种类,以下几种水果不易空腹食用。

    5.jpg

      柿子:柿子中含有果胶、鞣酸等物质,空腹时胃里含有大量的胃酸,这些物质会和胃酸反应产生难以溶解的结块,结块不能随粪便排出,结成大的硬块时就会引发胃结石。

      香蕉:香蕉中含有大量的镁元素,空腹食用时会造成血液中含镁量突然升高,造成人体血液内镁与钙比例失调,对血管产生抑制,对身体造成一定危害。

      橘子:橘子中含有大量的糖分和有机酸,空腹食用时会对胃黏膜造成刺激。

      6. 饭前喝淡汤

      饭前喝汤除了能起到暖胃、养胃的作用以外,还能产生饱腹感,达到控制食欲的目的。

    6.jpg

      7. 多吃少油少盐的清淡蔬菜

      利用少油、少盐的蔬菜填充胃部以产生饱足感,进而控制食量。尤其推荐绿叶菜和十字花科蔬菜,多吃这类蔬菜可帮助消化,促进肠胃蠕动。

    7.jpg

      8. 合理的选择肉类

      冬季吃肉,首先要尽量选择油脂小、热量小的肉类。比如:鱼虾、去皮鸡、鸭肉;其次,应选择烹饪方式简单的肉食。过度烹饪的肉食中含有大量调料,调料中的热量不可忽视。

    8.jpg

      9. 饮品选择茶饮或白开水

      尽量不要饮用瓶装饮料。瓶装的饮品,无论是果汁饮品还是碳酸饮品亦或是茶饮都含有不少的糖分。不妨将瓶装饮料换成自泡的茶饮,可减少热量的摄入。饭后饮用大麦茶或普洱茶可以达到清脂,解腻的功效。

    12.jpg

     

        责任编辑:何妹

    网友点评

       

    版权信息

    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展示的“原创作品/文章”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
    如会员发布的作品有侵权行为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处理!
    如未经授权用作他处,作者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。
    国风网  备案号:皖ICP备19013950号  公安备:34060002030165
    Copyright © 2015 - 2019 国风网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联系我们

    国风网
    商务合作:138-1064-8262
    邮箱:zgguofeng@126.com

    关注我们

    国风网 官方微信
    扫描二维码
    关注更多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