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背景:山西屯留县纪委通报称,今年9月9日教师节前夕,屯留一中24名教师在学校放假后到饭店聚餐饮酒,期间共花费1390元,采取AA制付费。该事发生在绝大多数机关单位工作日中午时间,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,责令负责人公开检讨,对参与聚餐的教师集体约谈。此事引来争议。
京华时报发表铁永功的观点:24名教师在学校放假后聚餐,共花费1390元,还是AA制付费,人均消费50多元,既没有公款吃喝,也谈不上铺张浪费,仅从通报情况看,很难说构成违纪。有网友质疑,这个处罚是“专拣软柿子捏”“没事干了不去管更严重的腐败问题”。这自然有些偏激,如果确实违纪,不分大小都要查办。但这也确实提出了对违纪标准和执纪边界的问题,哪些情况算违纪,哪些是正常人情往来和消费行为,并非没有标准的。纪检部门监督执纪,也要依法依规,坚持“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”的原则。反腐整风顺应民心,但反“四风”不是反基本权利,也不能取消正当的人情往来和个人消费。抓作风要防微杜渐、抓细抓小,但纪委部门监督执纪的对象,主要是党员干部和掌握公权力的人,不能把公权力之手伸到法律规定之外的私人领域。所以,公众的呼声并非没有道理,基层纪检部门既要积极作为,也要增强依法履职意识,提高监督执纪水平。。
小蒋随想:与其说这是严肃执纪,倒不如说是一种误伤。但凡思维正常的人都能看明白,此事既与公款大吃大喝无关,又没有影响包括学生在内的他人权益,完全是老师们在行使正当的私权利。当地纪委的执纪通报引发争议,反而证明老师们聚会“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”禁不住推敲。老师们受不起“不良影响”的大帽子,屯留县纪委反倒该琢磨这次执纪的合理合法性。与此类似的情况还有,在“反四风”的背景下,一些单位连职工的正常福利都“不敢”发了。面对24名教师非工作时间非公款吃喝还被执纪通报,还能说一些单位停发职工福利“反应过度”吗?一面是贪官家中屡屡被查出数千万元乃至上亿元的赃款,另一面是普通劳动者逢年过节才能领到的米面油俨然成了“违禁品”、教师自掏腰包聚餐被要求检讨,这不是黑色幽默,恐怕是现实的过犹不及。对执纪与执法者而言,履职能否获得公众肯定,直接关系到自身的公信力。反腐整风,打虎拍蝇,群众拍手称快。但是,拍与打必须对准真问题真恶人,不能瞄错误伤无辜对象。

小蒋的话:大家好,我是小蒋。国事,家事,天下事,天天都有新鲜事。你评,我评,众人评,百花齐放任君看。观点各有不同,角度各有侧重,只要我们尊重 客观、理性公正。
责任编辑:王海峰 |
网友点评